中新社杭州12月1日电 (胡丰盛 黄彦君)12月1日,“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中国首个核药领域外资项目,将落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诺华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先的药企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2022年该公司净销售额达505亿美元,研发投入达100亿美元。
此次落户的诺华高端核药项目,位于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将作为诺华放射性药品业务的中国区功能性总部,主要生产销售治疗前列腺癌的镥-177核药,预计将在2026年底投入生产。“此次诺华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的落户,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海盐,打开同位素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海盐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摇篮”,位于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基地,拥有中国唯一的两台商用重水堆,独特的堆芯设计具备产量大、比活度高、供应稳定、经济性好等优势,在推动核药国产化方面具有资源优势。目前,秦山核电已具备钴-60放射源、碳-14规模化生产能力。
海盐正加快建设占地1900亩的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已引进核素、核药研发生产等项目16个,总投资额超55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打造集核素研究与制备、放射性药物研发与生产、核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等为一体的全国医用同位素产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核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电离辐射在医学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安全利用核技术的典范,具有无创、高效的优点。其中,核药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个体化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中国发布了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此后,随着多个部门和机构进一步明晰核医学的发展路径,中国核医学发展明显提速。(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以“推动乡村儿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主办,围绕乡村儿童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乡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激发等议题展开交流。
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在致辞中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针对乡村儿童的需求短板、服务难点,瞄准儿童福利与保护、儿童健康与发展、儿童教育等领域,持续实施“童伴妈妈”“爱加餐”“0-3岁儿童早期发展”“爱心包裹”“加油未来”等系列项目,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未来将积极推进项目优化和转型升级,探索适应新阶段新需求。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章霁介绍,公益宝贝首创“互联网交易捐模式”,爱心商家将商品设为公益宝贝后,每笔订单成交都有一定善款捐赠到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有800余万商家加入公益宝贝阵营。她表示,期望带动更多品牌,联合商家和消费者关注乡村儿童发展,用技术能力和平台力量解决更多问题。
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介绍,自2019年在山东省启动慧育希望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试点以来,该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并开始规模化发展,截至今年年底,将有130余个项目中心落地。未来将继续进行行业交流与平台共建,促进知识普及和研究,加强政策倡导。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倪春霞,斯坦福大学教授、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围绕论坛主题“推动乡村儿童服务高质量发展”分别作主题发言。
论坛还进行了“多元创新,助力完善乡村儿童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开放共享,加快探索高质量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协调共治,多维激发高质量乡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等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分享就完善乡村儿童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分享了建议与观点。(完)